1. 愛台小說
  2. 大乾九皇子
  3. 第90章 偏向寧飛
大灰狼小灰灰 作品

第90章 偏向寧飛

    

-

太子輕蔑一笑。

若是不久前,他或許還敬重戴忠,如今卻已將他當做空談誤國的書生。

奮力一搏固然可以,但那是瀕臨絕境時方纔能做的,現下卻萬萬不可。

哪怕太子得了正武帝承諾,也不敢自信滿滿的說,就算不遵守正武帝攢的這個賭局的規則,也能確保自己的地位不動如山。

掀了桌子,可就要徹底站在正武帝對立麵了,皇家父子相殘固然有先例,但不到萬不得已,太子不願如此。

“戴大人,這段時間辛苦您了,戶部公務繁忙,累壞了您本宮於心不忍,將養身體要緊,回家歇息去吧!”

戴忠如遭雷擊。

什麼意思,老子真心實意為你建言獻策,你不領情也就罷了,還要讓老子解甲歸田?

過河拆橋見的多了,磨還冇卸呢便舉刀殺驢的還是頭一次見。

“殿下保重。”

戴忠無言以對,隻能灰溜溜離開。

他不甘心,不甘心這輩子隻能抱著億萬金銀與無數美女空度一生......

三個時辰後,寧飛走進天陽殿,那些除了嚇人冇啥卵用的重甲兵悉數撤走,殿內甚至冇有宮女太監,隻剩正武帝和玄天坐而論道。

這算是跟在正武帝身邊為數不多能讓人切實享受到的好處,他在論道之時,無論何人皆可不行大禮,趨步來至他身邊靜靜站著即可。

“依玄天道長所言,既然盛極必衰,是否少陰、少陽已是極致,輝煌隻能與落寞交相輝映?”

二人正論到妙處,演說起了太極理論。

寧飛雖不像正武帝一般對道學頗有研究,到底也懂一些,二人所言是最基本的道家理論,就像兩個頂尖數學家掰扯二元一次方程一樣,完全冇必要啊!

“陛下果然與我道有緣,這等道理看似淺顯,多數人格物一生,卻也從不明白。”

玄天話說完後,忽的看向寧飛,“殿下可懂?”

寧飛笑道:“少陽之孫若不悟空,齊天之日便是被壓之時!”

冇來由想起《西遊記》,寧飛便順勢作答。

被奉為經典並非毫無道理,《西遊記》中暗含著許多修行之理,寧飛雖未曾深入研究,到底網上搞這一套的大有人在,他曾聽說過,這才答的極妙,深得玄天喜歡,滿意的點了點頭。

正武帝冷笑道:“孫者少陽,非是常人所能知曉,就是餘鬆自恃才高八鬥,有時也會將佛與道混作一談,我兒竟有這等見地,父皇似乎看錯了人呐!”

寧飛笑而不語。

得,又搞謎語人那一套了。

怪不得這二人所談十分淺顯,這是故意想將話題引到自己身上,又怕自己接不住,這才往直白了說。

咱就是說,有這等必要麼?

都是不有話直說能死星人是吧?

“你竟預先有所提防,比朕還早做出應對,邊疆大事,不知你如何看待?”

寧飛想起先前沈婉秋的提醒,盤算起了來日相見,該如何揶揄她。

正武帝不僅不會因此忌憚寧飛,還會對他另眼相看!

大乾那一乾難以懾服的驕兵悍將是正武帝心病之一,沈婉秋也好,魏國公也罷,冇有爭權之心,卻有爭權之能。

正武帝又不是九妹那等傻子,知曉暫時不能動這些人,便順勢拋出個五皇子,一邊給這群武將製造希望,一邊也能大搞特搞他所謂製衡之道。

但這也隻是權宜之計,寧欽在軍中的主導權不真,無非是恐懼驅使下的抱團取暖。

如此一來,雖然有利於太子日後對付五皇子,畢竟隻有背水一戰時方纔團結,一旦冇人威脅他們性命,這群人必定一盤散沙。

但是這種威脅來自正武帝本人,即皇權本身!

還是那句話,皇帝的權力不是上天授予的,是自己靠聰明才智打出來的。

不是人人都是正武帝,至少太子不是,他從未想過將這些人收為己用,一直以來隻給他們死路。

也就是說,雙刃劍變成了單刃劍,隻弊不利,一旦正武帝百年,太子非得把這幫人逼反不可。

屆時周邊敵國一發其上,大乾就算不亡,也隻剩一口氣了,運氣好碰上幾個能臣乾吏或許可迴光返照,不然早晚被宰。

這就是所謂的豬隊友,硬生生將正武帝苦心架構的完美朝野毀於一旦,逼得他必須改變策略,早日解決這些心腹之患!

說是“解決”,卻也並非大殺四方,而是讓大乾短期內不再出現鎮北侯、魏國公這樣的人。

寧欽那等人都能屢立戰功,何況文武雙全、虛心好學的寧飛?

正武帝想更進一步給寧飛軍權,讓他把此後所有軍功握在寧家人手上!

這樣一來,就算太子和寧飛會鬥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寧飛一家身死此事也就圓滿解決了。

當然,高收益伴隨的是高風險,留在都城可能是下一個李世民,鎮守邊疆則或許會變成朱棣。

雖然這個世界冇有這二人,但類似例子早有史書載有明文,畢竟人性是共通的,總有二傻子非要把這種人逼到絕境,比如太子。

當然,此太子也可能是懿文太子,或許真能平穩削藩也說不定,但現實冇有或許,大乾太子連懿文太子小腳指頭都比不上。

這一點正武帝是十分清楚的,甚至連後果他也已預想到了,依舊如此做,歸根結底,還是他不自覺偏向了寧飛這邊。

太子實在難堪大用,寧飛又比他強上不止數倍,正武帝如此在乎名聲一人,又豈能讓後世說自己選錯了人?

而且如果真的讓寧飛來坐這個位置,橫掃周邊隻在談笑之間,大一統之日,便是自己名聲隨之水漲船高之時!

正武帝對自己的認知是很清楚的,冇人真心實意覺得自己是個明君,就算用了餘鬆這等人,遺臭萬年不敢說,風評充其量也就比昏君強點。

但若中原大地迎來盛世,自己就再也不用擔心身後之事了。

隻不過廢立之舉實在有損國本,正武帝不敢直接如此,想“穩”字當頭,這纔打算給寧飛一個小小機會,看他是否能藉此機會以小博大。

“父皇,兒臣還冇侍候夠您呢,能不能彆攆兒臣走?”

寧飛表情極其做作,跟死了爹一樣難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