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澤宋晚星 作品

第9章

    

-

這天,王院長請薑嶽升到吐蕃北基地去觀看人造月亮對地麵攻擊的效果,這一次是用四萬公裏軌道的人造月亮,對吐蕃北基地以南三十公裏的一處戈壁進行聚光照射。

將要被照射的區域的直徑大約有一平方公裏,在這個區域內放了很多用於測試的試驗品和儀器。有裝甲車、火炮、導彈發射架、臨時房屋等。

王院長和薑嶽升在距離試驗點十公裏外的一個裝甲車內觀察。

一切準備完畢後,王院長下達了開始試驗的命令。

隻見天空一道白光一閃,一道巨大的光柱從天而降,照射在了被測試區域。

持續了大約十幾秒,接著,光柱慢慢消失,隻見被測區域翻起了濃煙和蒸汽的混合煙柱,開始徐徐上升,有些像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但是形成的速度比較慢。

第二天,王院長帶著薑嶽升穿著防熱服向被測區域中心靠近,地麵的溫度依然極高,估計有七八十度,而且越靠近溫度越高。

薑嶽升看見被測試的裝甲車都被燒燬了,地麵的砂石也都變成了火山石的樣子。

“老薑,他們記錄的瞬間高溫是六千度。”王院長對薑嶽升說。

“哦,太可怕了!”薑嶽升感歎道。

再繼續向測試區域的核心區走,裏麵還有一些岩漿冇有凝固。

薑嶽升隔著隔熱服都能感覺到外麵的溫度很高,他估計有接近三百度。

王院長伸手從身邊的一輛被燒燬的裝甲車上撿起一個金屬零件,向一個冒著熱氣的岩漿坑扔過去,把坑裏的岩漿砸得向四周濺開。

而被王院長用零件砸開的那個坑,似乎無法被填上了,因為周圍的岩漿都接近凝固了。

薑嶽升看到此情景,突然靈機一動。

如果用人造月亮照射敵人的基地,把基地上麵的岩石融化,然後用炸彈把融化的岩漿炸開,然後再接著照射,再繼續扔炸彈炸,是不是能把這個坑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呢?

“老王,我有個想法?”薑嶽升拉了一把身邊的王院長。

“什麽想法?”王院長問。

“我們先回基地,到基地我跟你說,這裏太熱了,我快受不了了。”薑嶽升已經被烤得全身都濕透了。

回到了基地,薑嶽升拉著王院長來到一個會議室,拉過來一張白板,一邊說、一邊畫。

“老王,我想做個實驗,你讓四萬公裏軌道的人造月亮照射那個區域,然後馬上向那個區域融化的部分發射一顆導彈,把岩漿炸開。我們看看能形成多深的坑。”薑嶽升說。

王院長明白了薑嶽升的描述,但是並冇有明白薑嶽升想乾什麽。

“老王,我有個想法,如果這樣用人造月亮去照射敵人的月球基地,把表麵的岩石融化,然後用炸彈炸開,然後再照射,再炸開,這樣一次次重複,是不是能把敵人基地的上蓋掀開?”

“哦……”王院長瞪大了眼睛,恍然大悟,“嗯,應該差不多。我們可以試一試,但是應該用重磅炸彈,而且反光鏡並不需要太大,可以搞一次五十米直徑的實驗,一次性投十幾枚炸彈上去。”

“對對!老王,一次投一枚炸彈肯定不行,多投幾枚,然後重複幾次,試一試能下去多深。”薑嶽升越說越興奮。

“好!明天我就開始安排!”王院長激動地說。

一週後,王院長把測試需要的一切都安排好了。他又帶著薑嶽升來到了上一次的那個試驗場。

他先讓一架超機動攻擊飛船帶著六枚高爆炸彈起飛,在空中待命,然後命令天上的人造月亮對準上次實驗的那個區域照射,接著便命令懸停在空中的超機動攻擊飛船向已經融化的區域投放六枚高爆炸彈。

隨著地動山搖一陣巨響之後,薑嶽升和王院長便讓超機動攻擊飛船帶著人穿著宇航服向爆炸的中心靠近,想看一看大坑有多深。

超機動攻擊飛船報告說,大坑有十到十二米深。

“老薑,效果不錯,這種高爆炸彈平時最多能炸四五米深的坑,現在炸了十二米。”王院長對測試結果很滿意。

“嗯,再來兩次看看!”薑嶽升對王院長說。

“好的!”王院長說完,便讓超機動攻擊飛船準備第二次投彈,第二次投四枚高爆炸彈。

在人造月亮對著大坑照射完之後,超機動攻擊飛船又對著大坑投下了四枚高爆炸彈。

這一次的大坑深度達到了十九米左右。

“老王,我覺得要想把坑炸得深,第一次還是要多投一些炸彈,把坑炸得更大一些。能不能試一試,第一次投下去五十枚,第二次三十枚,第三次二十枚,第四次十五枚……”薑嶽升對王院長說。

“好的,老薑,我來安排。”

這一次王院長調來了四架超機動攻擊飛船,準備了二百多枚高爆炸彈。

第一次,岩石融化了之後,五十枚炸彈被投了下去,結果並不理想,大坑的深度隻有十米。因為炸飛的很多石塊又落回到了坑裏。

第二次三十枚高爆炸彈投下去,大坑的深度到了十八米。

第三次二十枚下去,大坑的深度到了二十五米。

第四次十五枚下去,大坑的深度到了三十一米。

第五次十枚,大坑的深度達到三十六米。

第六次七枚,深度四十米。

第七次四枚,深度四十五。

第八次兩枚,深度四十九米。

第九次一枚,深度五十二米。

看來要炸十次左右才能達到五十米,而一次要消耗一百五十枚高爆炸彈。關鍵要把這一百五十枚炸彈運到月球上,成本就高了。

看來這個方案還需要完善和改進。

薑嶽升讓王院長專門成立一個小組來研究這個課題,爭取製定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半年後,王院長帶著團隊搞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方案中采用兩枚小當量核彈代替高爆炸彈,兩次核爆就可以炸到接近八十米深。

這個方案的成本比用高爆炸彈下降了百分之六十。

薑嶽升親自寫了一個報告,向上級匯報這個方案的思路。

上級決定讓薑嶽升給軍方的高層安排一次演示。

這一次演示在內蒙古珠日和基地西邊一百公裏的一片沙漠地帶,華夏**方的高層幾乎都來到了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