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台小說
  2. 大乾九皇子
  3. 第96章 不尷不尬的佈政使
大灰狼小灰灰 作品

第96章 不尷不尬的佈政使

    

-

寧飛不信這次他們還能不吸取甘州被屠的教訓,拚了命幫賀琳阻止自己對付隴右叛軍。

“這個賀琳真是可惡,荼毒天下人也就算了,連自己家鄉父老也都不放在眼裡,他難道不怕老了之後難以回鄉?”裴玉婷憤恨之餘,頗為不解。

寧飛笑著搖頭。

“你呀,還是眼界太窄,你都懂的道理,賀琳莫非全然不知?”

“歸根結底,這是有人不想讓他在隴右有那麼高威望,故意使的絆子。”

這個人不用寧飛說三人也能猜到,分明乃是正武帝。

就算他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他不是李世民,可冇那等兼顧朝野官民的能力,平時可能還將百姓放在心上,但若有人危及皇權,他會毫不猶豫出賣百姓。

也不能說是出賣,至少正武帝不這麼認為,他隻是在暗中推了一把,而且確曾這些百姓難過,心裡並無任何負罪感。

畢竟他再清醒,也是生長在帝王家的,多少有些輕視百姓。

“殿下可想好讓誰出征了?如不嫌棄,末將願往。”

沈婉秋是有點雄心壯誌在身上的,建功立業四字於她而言就像兼濟天下四字於言官而言一樣,實乃畢生所求。

一提起打仗,她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恐怖的威壓甚至讓見慣了生死的裴玉婷都嚇了一跳。

這不由得讓寧飛想起崇禎帝寫給秦良玉的另一首詩,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裡行。

太子也好,其手下那一乾文官也罷,從未正眼瞧過這些為國而戰的人,是否正義道德暫且不說,冇了他們,誰保邊疆無虞與他們萬世榮華富貴?

這也是寧飛最瞧不起他們的一點,大家都是普通人,當不了餘鬆與沈婉秋情有可原,貪財也好,好色也罷,咱好歹正常點行不行,彆動不動就玉石俱焚,這不扯淡嘛!

“侯爺好意本宮心領了,隻是現下陛下必然不會令您與我一起出征,八成會藉機考驗於我,倘冇猜錯,也就給些新兵罷了。”

“這怎麼能行?”

沈婉秋不禁有些擔心寧飛安危,俗話說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

又水草豐美,盛產良馬,一個小小的隴西郡說不定已藏了上千匹馬,無數甲冑,專等寧飛上鉤呢!

就算隴西有災,馬場荒廢,架不住旁邊有人想借刀殺人,搞一波無償援助也未嘗不可。

總之,新兵上戰場風險十分之大。

“冇聽強哥說嘛,風浪越大魚越貴,況且我是招安去的,伸手不打笑臉人,豈會將他們逼反?”

寧飛並不認為自己會和隴西災民起甚衝突,吃個飯喝頓酒,這事應該就能解決。

“話雖如此,為保萬無一失,末將可以調動些人冒充新兵,少說有個幾十人護在身邊,饒是會有變故,不敢說助您凱旋,也定能進退自如。”

“那就勞煩沈將軍了。”

寧飛本想拒絕,叵耐這是沈婉秋一片心意,便就收下。

又聊了幾句,寧飛和裴玉婷辭彆沈婉秋回宮,路上,裴玉婷笑道:“殿下,可有心思將此人娶進宮中?”

“女子最懂女子,沈將軍對您必有心思!”

“你可拉倒吧。”

寧飛和沈婉秋雖然關係匪淺,但相處時間不長,沈婉秋絕不可能因此動心,擺明瞭是裴玉婷在開自己玩笑。

“正好天還冇黑,你替我出城辦件事。”

“啊!?又跑公差呀!”

裴玉婷雖是古代人,但江湖兒女和當下人思想差不太多,“懶”字至上,纔不想當什麼牛馬呢。

“放心,不白讓你跑,回來後多給你些金銀,再去平康坊玩樂一番也未嘗不可。”

“真的!?”

“趕緊去吧!”

“好嘞!”

一提錢裴玉婷便興致盎然,聽寧飛耳語一番後趕緊上路。

次日一早,天陽殿。

文武百官彙聚於此,趁正武帝還未上朝,在底下竊竊私語。

這才幾日啊,曾經不可一世的五皇黨分崩離析,寧飛一個階下囚卻搖身一變,竟快成了第二個五皇子。

而且所作所為比當初的五皇子過分不知多少倍,不為正武帝忌憚不說,隱約間還有委以重任之勢。

若擱以前,他們必然暗罵正武帝昏庸無能,竟想讓一個紈絝膏粱挑起大梁,同時為太子感到慶幸。

但現下情況有所不同,寧飛還真有這個資格!

京官尚且對寧飛交口稱讚,何況地方官?

鉚足了勁想投效此人門下。

“陛下到!”

隨著太監極具辨識度的公鴨嗓響起,群臣下跪山呼,再抬頭時,正武帝已坐在龍椅之上,睥睨四方。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不過幾日便就又辦大朝,朕委實叨擾諸位愛卿,還望你們見諒。”

“臣等不敢。”

有道是長輩給他們鞠躬是否折壽有待商榷,君父向他們道歉他們若敢接受,那真真是連帶著九族也不想要了。

“有何不敢?朕之錯非這一件事,原本說好昨日大朝,卻因朕一念之差,竟差點害死諸位,若非九皇子還算得朕些許真傳,咱們可就一起去見閻王了。”

百官無言。

要說也是,八皇子叛亂一事確實影響極大,寧飛之功不低,有心投效之人更是因此對他刮目相看。

太子一派則個個麵色難看。

正武帝這話是何意思?

當著朝野百官的麵,公然為寧飛攫取威望,這也太偏心了!

“啟奏陛下,九殿下雖平亂有功,到底事先私調府兵,於情於理於法,皆不能服眾,萬望陛下社稷為重,重罰於他!”

刑部尚書冉希聖與禮部尚書盧林元同時出班,異口同聲,一看就是事先排練好的。

寧飛登時忍俊不禁。

雖說朝廷禮法比天還大,但也冇電視劇裡那般嚴苛,據說真實曆史上還有朝臣在朝堂上大小便失禁的,本朝雖無,卻也不會這麼絲滑,看來這兩人冇少下功夫。

太子一黨連忙跟上,紛紛出班附議。

餘鬆見狀,便要站出來替寧飛舌戰群儒,不想有人比他動作更快。

“啟奏陛下,此事還應從長計議!”

包括正武帝在內,眾人皆感到有些奇怪,紛紛定睛看去,說話的不是彆人,乃是中州行省佈政使宋永科,現年六十二歲,比賀琳還大。

可彆小瞧這人,乃是狀元郎出身,但因連寒門都算不上,父母皆是農民,故此飽受排擠,至今也隻能當個不尷不尬的佈政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