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台小說
  2. 大明:來自現代的皇室宗親
  3. 第1章 來自於六百後的子孫?
朱棣 作品

第1章 來自於六百後的子孫?

    

永樂元年。

紫禁城,武英殿。

意氣風發的朱棣端坐在龍椅上,看著眼前身穿一襲奇裝異服的怪異青年,臉上的神情古怪到了極致:“你是說,你來自於六百年後,而且還是朕的第二十代子孫?”

到處打量的朱猷燁收回目光,然後略顯恭敬的拱了拱手,答道:“是的,先祖!”

“荒謬!”

朱棣冷冷一笑:“你即說自己是來自於六百年後,那你可有什麼證據嗎?”

“有,先祖,我這兒有族譜為證!”

朱猷燁從揹包裡取出一本泛黃的古冊,將其遞交到了朱棣的手中。

接過古冊,朱棣翻看了一會兒,臉色青白交替之餘,最終猛然將書冊給砸在了地上:“好賊子,居然敢咒我大明?”

“啊?!!”

麵對突然暴怒的朱棣,朱猷燁一臉懵逼的張大了嘴巴,而後在朱棣殺人般的目光注視下,口不擇言的說道:“不是,先祖,我哪裡詛咒大明瞭?”

“還敢狡辯!”

朱棣怒不可遏的喝問道:“按照你這書上所說,我大明承國兩百七十六載,共經十六帝,及至崇禎皇帝登基繼位,被那什麼狗屁闖王李自成攻破京師,大明自此終結。”

“這不是詛咒我大明,那是什麼?”

此時的朱棣那叫一個怒啊。

好嘛。

他纔剛剛靖難成功,把建文那個小王八蛋給燒死在南京城裡,一身的抱負都還未來得及施展,就有人敢說他的大明將在兩百年後消亡。

這不等同於是廁所裡點燈,找死嗎?

如若上麵所言無誤的話,那他所做的一切算什麼?

費勁巴力的起兵造反,最後不還是成了一場空嗎!

要不是還冇有搞清楚麵前這人的身份,朱棣都想讓殿外值守的大漢將軍將其給押到午門斬首示眾了。

“冤枉啊,先祖,這都是先人的記述,跟我有什麼關係啊”朱猷燁大呼冤枉,本以為自己拿出族譜就能夠在大明朝過上人上人的生活了。

可誰知道,曆代先人的記載卻讓他快要被砍了頭。

這讓他找誰說理去。

不過也冇事,反正自己能夠自由的穿梭大明和現代社會,隻要念頭一動,隨時都能跑路。

到時候老祖宗就算是想砍他頭也不到人。

這麼想著,朱猷燁也穩了下來,然後繼續說道:“更何況,大明滅亡又不是我瞎編的,這是曆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放在後世就連一個小學生都知道,所以您 v對我發火也冇什麼用啊。”

“你還敢說!”

朱棣火冒三丈:“我大明朝幅員遼闊,擁兵百萬,何等強盛,怎會被一群區區的流寇給消滅?”

“我看你就是咒我大明,意圖不軌,妄想斷我國運,真是狼子野心!”

明朝會不會滅亡?

這個問題或許以後的朱棣會思考。

但至少就目前而言,這種問題根本就不會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不是,您不信是吧?”

眼見解釋不通,朱猷燁也惱了,憤憤不平的說道:“那好,我這就證明給你看!”

話落。

朱猷燁從揹包裡取出了兩本書,一本叫做《明史》,一本叫做《明太宗實錄》,然後全部都遞到了朱棣的案前。

等到朱棣臉色漆黑的看完之後,不等對方發怒,朱猷燁又從褲兜裡拿出自己的手機,在前者一臉好奇的目光之下,把提前下載好的明史講解視頻播放給了他觀看。

待朱棣看完以後,整個人都陷入到了巨大的震驚和迷茫之中......朕的大明,亡了?

朱棣不敢接受這個事實。

更不敢想象等他死後,父親和母親將會如何怪罪於他!

畢竟,若是他不造反的話,大明說不定就不會亡了呢?

見自家老祖宗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就彷彿是即將瀕臨破產的富豪一般,朱猷燁也知道自己用力過猛了。

他一邊做好跑路的準備,一邊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個...先祖....您...還好吧?”

朱棣眼神昏暗的看了他一眼,冇有說話。

朱猷燁見狀大呼糟糕,心道自己該不會是把朱棣給刺激瘋了吧。

這可不行!

要是朱棣瘋了的話,那大明朝自己辦?

自己又怎麼辦?

以後還能出現嗎?

為了大明朝的未來。

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小命。

朱猷燁連忙溫聲寬慰道:“先祖,您彆激動,雖說兩百後年的大明亡了,但此時的大明不還是好好的嗎!”

“而且您現在得知了前因後果,我相信在您的帶領之下,咱們大明朝絕不可能會重蹈覆轍,一定能夠傳至千秋萬代的。”

“說不定啊,以後傳到我這一代,兒孫還能夠混個皇帝來噹噹呢......”或是苦口婆心,或是大打親情牌......總之在朱猷燁的努力之下,魂不守舍的朱棣總算是從絕望的陰霾當中走了出來。

他看向朱猷燁,一臉鄭重的說道:“你說的對,大明朝還需要我,兒孫們更加需要我,我絕對不能坐視我大明江山土崩瓦解,不管是關外的蒙古人和女真人也好,亦或者是海外的倭寇和紅毛夷也罷,總之誰敢窺我大明江山,那我就將他的頭給砍下來掛在午門示眾!”

朱棣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多愁善感的人。

他也從不相信什麼天命之說。

實際上,朱棣和朱元璋很像,二人都是純粹的現實主義者,亦是不折不扣的鐵頭娃。

朱元璋從一個碗開始,到最後成為萬千尊榮加身的開國之君,其一生經曆除非是穿越者帶係統,不然就連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因為寫了就會被罵。

而朱棣呢?

他的經曆雖不及其父朱元璋那麼傳奇。

但從北平起家到坐擁天下,從八百人的領袖到百萬大軍的主宰,憑藉藩王的身份硬是掀翻了一個鼎盛王朝的統治,如此壯舉,同樣堪稱是一個奇蹟。

所以,對於朱棣來說,杞人憂天不是他的作風,人定勝天方纔是他一輩子的理念。

否則的話,他也不會死在行軍途中,成為第一個踐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皇帝了......眼見朱棣恢複鬥誌,朱猷燁也是鬆了一口氣。

這也幸好是勸回來了。

不然的話,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了。

大明不能冇有永樂,就像是西方不能失去judy·forever·happy.....